老有所为 乐在其中

2015-12-21 16:37:29
        岁月匆匆,弹指间已经度过九十个春秋。回眸往事,并非如烟。人生征途,总会留下一些难忘的印痕。
        我曾经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人民军队十四年,为新中国的诞生、肃清残匪,建立人民政权以及部队文教事业,竭尽绵力。之后,转业地方,从事教育工作,默默耕耘二十四载,但不平庸,很朴拙,却有创意。没有虚度年华,也不是碌碌无为,可以说无愧于心,还感到自豪和欣慰。
离休,翻开了我晚年人生新的一页。
        晚年,幸逢盛世。党中央秉承“立党为公,执政为民”,“以人为本,为民造福”,“依法治国,强国富民”的理念,着力推进改革,例行反腐,严整政风深得民心;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,吹响实现“中国梦”进军号角,乃人心所向。改革三十多年,政通人和,百业兴旺,民生日益改善,社会日趋和谐。人们的生活,可谓“芝麻开门节节高!”让人无不感受到温馨、愉悦和幸福,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。在我心中更是感到幸福与感恩之情油然而生。
        晚年怎么欢度?我秉承的信念是:让生命闪光,哪怕它微弱而短暂。我决心践行“老有所为,为我所乐为,有所奉献,乐在为中”“为”与“乐”同在的意愿。
        我以骑自行车旅行考察的“乐为”方式,开启了我的晚年人生。我参与了南京军区离休的老战友共七人组成的“老而乐自行车旅行考察队”,从徐霞客故居门坪举行仪式后启程,经东南沿海直抵西南边陲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缅甸接壤的打洛镇。途径八省市,行程一万多公里,历时七个多月。
        一路上,包揽了神州大地一隅的壮丽山川,风物胜景,目睹改革开放仅七八年,城乡已经崭露新容。我们约请了多个市县老干部局领导给我们介绍当地改革开放后,经济、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状况,使我们充分认识了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,可以预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前景光明,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。
        沿途,我们瞻仰了上海党的一大会址,嘉兴南湖开会的木船、杭州西湖的岳飞坟墓、绍兴的大禹陵、广州红花岗革命烈士陵园、海口的海瑞墓地、百色的起义纪念馆以及麻栗坡  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,我们还登上广西的法卡山、云南的老山前线,慰问艰苦奋战、守土戍边的指战员,这些都让我又一次接受了心灵的洗礼,让我更深刻地铭记历史,认识到革命胜利和国家安宁来之不易,必须百倍地珍惜!
        古人云: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”旅行与读书都是我晚年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。离休二十几年间,多次远出旅游,去过不少名山胜地、令人赏心悦目,纵情感受华夏“江山多娇”的秀美,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,体察了厚重悠远的古迹文物,增长了许多知识,激发了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。
        晚年生活“乐为”的另一页,我是这样去谱写的:
         应邀参与市老干部局首批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,给一些机关干部和学校师生作《人生的抉择》、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》等专题宣讲。
        参与市教育局关工委,积极主动出主意,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,分工联系几所中小学,努力推动该校开展某些活动,并给师生作《当代青少年应树立的人生价值观》、《中华传统美德》、《祖国在我心中》、《崇尚科学,反对邪教》以及《教师修养》等报告。
        应团市委之邀赴马山团校作《美育》讲座;给商贸学校作《审美理想与审美实践》系列讲座。
        积极参与市教研中心关工委工作,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延伸到社区,多年协同北塘区南尖社居委举办“青少年假日俱乐部”,并指导学生作文讲《从小立志,勤学上进》、《礼仪》以及《解放军的故事》等等。
        编写《修身贤文》包括爱国献身、崇德尚义、立身为人、敬业奋进、秉公守法等十六篇,给几所中学做德育辅助读物。
        因此,曾经多次获得市教育局关工委“先进工作者”的嘉奖,2000年荣获市教育局“十佳健康长寿老干部”嘉奖,2003年荣获无锡市关工委授予的“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”的嘉奖。这些是对我晚年老有所为——“乐为”的莫大鼓舞,也让我感受到尽己所能、回报社会的欣慰。这正是我晚年人生的一大快乐,一个亮点。
        我以“我思故我在”作为晚年人生的一个座右铭,勉励自己:生命尚存,读书不辍。秉承“博学、慎思、明辨”这一古训,读、思、记、写相结合。读有博有精,思有深有浅,记有简有详,写有诗有论。这即是我多年从事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研究形成的习惯,更是我晚年充实精神生活和自我完善的一种追求。写东西要动脑筋,这有助于健脑养生,而重要的是关注世事、社情、人生,与时代脉搏相呼应,抒情怀,陈所见,亦如“飞鸿踏雪,偶留痕迹。”在读、思、记、写的过程中,锤炼思想、净化心灵、升华境界。
        古稀之年,将所写诗集出版,名为《望云楼文存》,耄耋之年将所写诗文结集为《望云楼文存(续)》,另将研究多年、撰写的有关人生问题的专论如自我、人格、道德、理想、爱情婚姻家庭等,结集为《人生要义》(十论)出版,先后在老夫八十、九十寿庆时奉赠亲人、战友、同仁、朋友。另捐赠300本《人生要义》给市教育局关工委转发市属中小学图书馆,聊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爱之情。但愿所写的诗文及有关“人生要义”的论述,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,那将是我晚年耕耘的最大收获和欣慰。
        回顾近三十年的晚年生活,我践行了“老有所为,为我乐为,有所奉献,乐在为中”的理念,实现了“乐活”的意愿。老而未朽,枯而尚燃,岂不快哉!诗云:老有所为堪自乐,无须磋叹近黄昏;夕阳犹灿烂,青山分外明。(市教育局科学研究院离休干部 谢高江)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