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是通向文明的阶梯
2015-09-22 09:55:58
现代人不大读书,这已是不争的事实。这也难怪!由于人们忙于挣钱,生活压力加大,出了校门就不再碰书的人大有人在。有的一天到晚忙于应酬、喝酒、赴宴、打麻将,“没有时间”去浏览书本,人们在浮躁中消耗着自已的时间和生命,金钱多了,物质丰富了,思想却干瘪了。现代人物质文明丰富了,精神文明却打了折扣,这是令人遗憾的。其实,书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,恰恰相反,而是必不可少的。
高尔基说过:“热爱书吧——这是知识的泉源”、“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;英国哲学家和政治家培根说:“阅读使人充实,会谈使人敏捷,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……史鉴使人明智,诗歌使人巧慧,数学使人精细,博物使人深沉,伦理之学使人庄重,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。”仔细琢磨,这些话确实有道理。
古人云:“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;壮而好学,如日中之光;老而好学,如炳烛之明”。我们不能随意延伸生命的长度,但我们能拓展生命的宽度,通过读书,读好书,我们能不断充实自己、丰富自己、完善自己、提高自己。书藉伴我们成长,读书是修养的最佳路径,阅读是通向文明的阶梯。
文明修养之事,绝非一朝一夕所成,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。而读书,特别是有悟性地读书,学以致用地读书,在这一渐进过程中起着不容小觑、不可或缺的作用。文明始于点滴,无处不在。它是一个人学习、工作、生活的厚重积淀。有的人谈吐儒雅,举止大方,待人接物彬彬有礼;有的人工作认认真真、任劳任怨,在平凡的岗位上,寻找精神的慰藉,作出不平凡的业绩;有的人在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,实现人生的超越。而有的人举止粗鲁,出口成“脏”;有的人工作不思进取,得过且过,“混”字当头,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甚至当了和尚也不撞钟……两者相比,孰优孰劣,不言自明。
有人说“博览群书而彬彬有礼。”这话有一定道理。文明,是整个时代的呼声与要求;修身,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。古语云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。”这就告诫我们,修身就是要时常反省自己,待人是不是正直忠诚,对朋友是否讲诚信;老师传授的知识,究竟复习了没有,弄明白了没有。我们只有做到了这些,才算得上真正踏入了文明的范畴。
法国作家左拉说得好:“只有知识——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的源泉,既使土地获得丰收,又使文化繁荣昌盛。愚昧从来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,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,知识会使精神和物质的硗薄的原野变成肥沃的土地,每年它的产品将以十倍的增长率,给我们带来财富。”有人说,欲望是人达到高尚的绊脚石,是文明修身的拦路虎。这话有一定道理。若我们不想被它们牵绊、阻扰,我们就要学会克制。学会克制,关键在于读书,靠多读书、读好书来规范、改变你的思想和行为。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?(作者:孙杨生 江阴新桥镇政府老年人协会)